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,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工作生产,安全隐患如影随形。面对安全生产这一重要课题,我们务必时刻保持高度警觉,将“安全第一”奉为圭臬。在第24个安全生产月之际,笔者围绕安全生产月主题,从四个维度探讨安全良策。
强化安全意识,厚植安全理念
安全生产是电力工作的生命线,“人人讲安全”的关键,在于将安全意识深度嵌入每位员工日常操作的每一处环节。从踏入施工现场的劳保装备穿戴,到设备检修前的安措确认,以及思想上的丝毫懈怠,都可能是隐患滋生的温床。例如,在进行高压设备检修时,若未严格执行“停电、验电、装设接地线、悬挂标示牌、装设遮栏”等技术措施,就有可能引发触电风险。因此,我们需借助安全例会、案例警示教育等多元形式,让“安全无小事”的理念入脑入心,推动员工从“要我安全”向“我要安全”的根本性转变,让“生命至上”理念在工作中处处闪光。
提升应急能力,夯实操作基础
“个个会应急”就是对员工提出更高的要求,不仅要熟悉安全规程,更需要掌握突发情况的处置技能。我们要结合电力行业特点,强化应急能力:一是设备故障应急处置能力。在设备发生故障跳闸时,能迅速判断设备的故障点,熟练执行设备倒闸操作流程;二是触电急救实操。能熟练使用绝缘工具断电,并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;三是火灾险情应对。熟知施工现场灭火器、消防沙池的位置,并能迅速有效处置火灾初起险情等。每年要不定期组织员工开展“应急技能”实战演练,以模拟场景实操考核员工应急实操水平,确保应急知识从“纸上”落到“手上”。
聚焦隐患排查,建立长效机制
查找身边安全隐患,需实现“全员参与、全流程全覆盖、全方位无死角”,怎样做好隐患排查:一是岗位自查:各车间、变电站在作业前,要对安全工器具(如绝缘手套、验电器)进行安全细致检测,作业过程中相互监督,及时纠正习惯性违章行为(如:未穿戴好劳保用品、未按要求系安全带);二是专项检查: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定期对重点区域、薄弱环节等开展专项排查,建立详尽“隐患台账”,明确整改责任人与整改时限;三是技术赋能巡查:充分运用智能巡检设备(如红外测温仪、无人机),对公司线路设备进行常态化监测,实现安全隐患“早发现、早处置”。
落实责任闭环,共守安全底线
安全生产不是单一部门的“单打独斗”,需构建“安全生产、人人有责”的责任体系。公司将安全指标纳入绩效考核,与公司生产员工签订《安全承诺书》,鼓励员工主动上报隐患并参与整改方案制定,对隐患排查与整改不力的班组实行“一票否决”。组织定期召开安全例会,深入学习安全规程等安全知识;举办安全交流会,深度剖析典型隐患案例,形成隐患排查、整改、验收、复查的管理闭环。
安全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,我们唯有让“安全”成为每位员工的自觉行为,让“应急”成为应对风险的本能反应,聚成“一盘棋”、拧成“一股绳”,从源头上排查治理安全隐患,才能有效遏制事故发生。让我们继续秉持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,深入排查隐患、补齐安全短板,共同守住安全底线,确保安全生产行稳致远。(张 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