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记福建煤电漳平管理处综合办主任张水平
曾经机器轰鸣、人声鼎沸的煤矿,迎来了它的“后矿业时代”。企业转型,主力转移,留下一片需要守护的土地和一份沉甸甸的后续使命。在福建煤电漳平管理处,有这样一位坚守者,他以综合办为“新战场”,用责任与担当书写着转型期的坚守故事——他就是漳平管理处综合办主任张水平。
2023年,随着企业重组改革的落地,张水平的职业生涯迎来了重要转折。在此之前,他长期耕耘在党务工作一线,是公认的“政治上可靠、思想上忠诚、行动上紧跟”的骨干力量。
改革浪潮将他推向了全新的工作领域。根据组织安排,他开始负责管理处综合办工作。从熟悉的党务工作转向千头万绪的后勤保障、行政事务,张水平没有丝毫犹豫,迅速调整状态,实现了从“党务尖兵”到“后勤管家”的华丽转身。
“矿山虽然停止了生产,但这里的资产需要看护、环境需要维护、后续事务需要处理,留守的职责同样重要。”张水平是这样说的,更是这样做的。
综合办堪称管理处的“中枢神经”和“后勤基地”。印章管理、办公用品发放、公车调度、业务接待、门卫管理、综治维稳、退伍军人服务联系,以及定期对管辖区域和生活区进行安全巡查……工作繁杂而琐碎,每一项都关系到矿区留守体系的正常运转。
面对这些看似平凡却不可或缺的事务,张水平展现出“踏实肯干、虚心好学”的优良品质。他积极向经验丰富的老同事请教,快速掌握业务流程;努力强化工作意识,提高工作效率,在千头万绪中做到条理清晰、忙而不乱。办公用品的采购与分发,他精打细算;公务车辆的使用调度,他科学安排;印章使用,他严格把关;环境卫生与安全巡查,他一丝不苟。
在他那里,“事事有着落,件件有回音”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融入日常的行动准则。“张主任考虑问题特别周全,很多我们还没想到的细节,他都已经提前安排妥当。”办公室同事黄聚镇如此评价。
一个暴雨如注的夜晚,矿区突发停水,张水平接到电话后冒雨驱车一小时赶回。他一边安抚留守老人,一边协调抢修,直到用水问题解决。一位老师傅动情地说:“有张主任在,我们心里就踏实。”为了确保各项工作平稳过渡,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梳理流程、完善制度。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,矿区留守期间的后勤保障工作井然有序,为这片沉寂的工业场地注入了平稳运行的序章。
岗位在变,环境在变,但张水平心中那份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本色从未改变。他常说:“党员就像一面镜子,无论走到哪里,都要能映照出应有的样子,干净、担当、值得信赖。”
管理处的工作看似平淡,却处处考验着党性修养和工作作风。门卫管理关系到矿区安全,他既坚持原则,又注重沟通方式;综治维稳工作敏感复杂,他讲究方法技巧,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;对接退伍军人服务工作,他满怀敬意,提供周到服务。在廉洁自律方面,他更是时刻保持清醒,在办公用品管理、业务接待等工作中,始终坚持原则,严守规矩,树立了良好榜样。
面对工作压力的增加和临时性任务的冲击,张水平从不抱怨,总是默默地将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,展现出共产党员特有的坚韧与担当。在他身上,大局意识、服务意识和使命意识,不是抽象的概念,而是具体化为每一次盖章的审慎、每一次巡查的认真、每一次与人沟通的真诚。
谈及未来,张水平的目光沉静而坚定。他表示,当前阶段的首要任务,依然是“守好摊子、尽好职责”,确保矿区资产安全、环境整洁、秩序稳定。同时,他也在不断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,提升工作效率,探索在留守状态下更高效的服务模式,为企业最终的转型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矿山已然转身,但奋斗的精神从未退场,奉献的薪火仍在传递。张水平,这位在矿山转身后选择坚守的共产党员,一位平凡却不平庸的综合办主任,正以其特有的忠诚、责任与奉献,默默守护着矿区的昨天、今天,更以其沉稳的守望,深情地连接着这片土地充满希望的明天。(陈先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