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聚焦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煤电新闻 > 媒体聚焦

福建煤电:“严细实”铸就经营管理新模式

信息来源:福建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: 2025-11-28

在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,福建煤电公司创新推行“严细实”精益管理模式,通过成本精准管控、资源优化配置和智能化转型,经营效益显著提升,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筑牢了坚实屏障。

“严”字当头 控本增效夯实经营基础

面对新形势,煤电公司将“过紧日子”思想转化为具体行动。翠屏山煤矿积极开展“节能降耗、提质增效”劳动竞赛活动,严格管理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,矿井生产经营成本降幅显著。

通过合理实施“避峰填谷”用电策略,配合上部水平截流井下水的方法,有效降低井下水排放用电量。今年1-10月份,矿井电费成本累计同比节约182.9万元。该矿还通过合理利用井下水资源,补充职工洗澡堂、洗衣房等工业用水,每月节省近5万元的用水费用。

同样在电费成本控制方面,电力安装检修公司每月分析研判主变运行需量,合理引导矿井实施削峰填谷,有效降低电费单价。截至10月底,累计购入电量3128.9万kW·h,电价成本较计划节约约107.8万元。通过精准分析站区电能质量,优化电网运行方案,实施人工电容投切,有效降低线路损耗,实现无功补偿效益,获得电业局功率因素补偿返利约15万元,电力零售市场优惠电费结算返还31.2万元。

“我们不仅要把钱花在刀刃上,更要从每个细节中挖掘效益。”电力安装检修公司副经理吴佳伟介绍,通过精准管控,积极对接电力零售市场,争取政策红利,已累计获得返利26.31万元。

“细”处着力 智慧赋能提升管理效能

在智能化建设方面,公司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。作为全省行业“一孔多用”技术推广标杆,箭竹坪煤矿在探放水、探煤、探构造等环节实现“一孔多效”。今年来,公司下属矿井完成钻探工程量超4000米,累计降本超百万元。

箭竹坪煤矿以“源头防控、科技赋能”为核心,构建“科技+专项”双重防控体系。今年该矿完成地面“AI视频智能辅助”系统、“水害重大灾害风险监控”系统,及井下AI视频智能分析子系统建设,实现了灾害风险的实时监测和精准预警,进一步推动了灾害防控从“被动应对”向“主动预防”转变。

物业管理中心面对矿区站点分散、管理难度大的实际,创新采用“人防+技防”模式,引入无人机技术,定期对关闭矿区特别是边角区域进行无死角航拍巡查,及时发现并处置违法违规行为,实现动态监管全覆盖,有效降低了人工巡查成本。

“无人机单次巡检效率较人工提升8倍!”对使用无人机的高效性,电力安装检修公司谢建玲表示充分肯定。该公司引入无人机技术,通过搭载红外热成像和高清摄像头,实现实时监测线路状态,极大提高了巡检效率。

“实”干为要 资源优化筑牢发展根基

翠屏山煤矿创新性地将传统课堂培训延伸到井下现场,建立“实操+情景模拟”的立体培训体系,提升职工岗位技能和风险辨识能力。

“截至10月,矿井累计举办安全培(复)训24期35个班,覆盖2849人次。”该矿安培中心负责人兰兴旺坦言,“培训+精督”双轮驱动模式成效显著。该矿通过“网格化”安全包保机制,将井下生产区域划分为12个责任区,并实行“隐患登记-整改-验收-销号”闭环管理,确保了安全管理能够精准覆盖关键区域,避免了资源浪费和管理盲区。

雁石发运站充分发挥“红雁领航”党建品牌的引领作用,党员先锋队创新实施“弹性装车法”,通过“铁路”和“公路”双线运输的默契配合,单月最高发运量突破3万吨,刷新历史峰值。

“党建不是空谈,而是要在关键时刻顶得上、靠得住,真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。”该站党支部书记邓建民表示,通过优化发运流程、推行数字化管理,显著提升了煤炭发运效率,并提前80天完成了年度煤炭发运任务。 (吴超帆 郑薇)

——摘自《福建能源报》2025年11月21日(总第595期)四版头条


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【浏览次数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