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,不仅是发展理念,更是行动指南。近年来,福建煤电公司以“体系构建、智慧治理、责任闭环”为原则,多点发力,同向施策,构建起全链条、多维度、深层次的环保治理体系,推动企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同频共振。
体系构建,打造矿山“生态绿”
箭竹坪煤矿践行“全链条管控+生态修复+合规验收”的环保体系,让绿色理念从理念走向实践。该矿通过建立完善环保管理体系,严控污染源全流程:矿井水经平流式酸碱中和沉淀池处理达标后排放,煤台、煤场分别安设降尘系统与喷雾管路,从源头减少粉尘污染。同时实施半煤筛选“颗粒归仓”工程,安排专人逐趟巡查矸石车,将高含煤矸石统一转运至+283m工业广场进行精细化筛选。既提升煤炭回收率,又减少矸石外排量,实现“废矸”变“资源”。
在生态修复方面,该矿投入专项资金治理+380区域生态,对矸石山裸露区域实施“复土+植被”双修复策略,种植松柏树约100棵、野芦苇并撒播草籽,让“矿山”变“青山”。今年8月,该矿还顺利通过省级自然资源局绿色矿山复审,同步完成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,实现了环保合规与生态建设“双达标”。
智慧治理,激活矿井“绿色水”
翠屏山煤矿通过系统化矿井水综合治理,成功实现“污水”向“活水”的转化利用。在基础排水管理方面,矿井正常排水量稳定在303m3/h,PH值稳定控制在6-8的范围。井下实施多级沉淀处理:各区段设置临时水仓进行初步沉淀,两个水平中央泵房配备总容积8000m3的水仓完成初级净化;地面配套建设3600m3沉淀池及中和处理设施,在出水口还安装了在线监测装置实现实时水质监控。
同时,为确保废水100%达标排放,2024年底至2025年期间,该矿重点推进三项改造工程:完成监测站房标准化改造、优化排水口顺直段设计以减少二次污染、建立沉淀池定期清理维护制度。并从2025年起创新实施“分类利用”策略:通过增设裂隙水收集池实现水质分级管理,实现“生产污水”与“清洁水”分类利用。污染矿井水沉淀后用于井下生产、防尘喷雾,替代新鲜水;清洁矿井水输送至地面澡堂、洗衣房及厂区绿化带,预计年省水费超60万元,实现“环保效益+经济效益”双赢。
责任闭环,绘就站区“整洁景”
雁石发运站以“责任分解、目标管理、现场监管”三管齐下,构建起环保责任体系。“每个污染源有点位长、每台环保设施有监护人,这是守住现场环保的硬规矩。”站长谢正文高度重视站区的日常环保巡查。他主导推动环保责任细化到每个污染源产生点,确保环保设施完好率、运转率、治理达标率均达国家和地方标准。在煤炭仓储、配煤、筛选、进仓、装车各环节,通过完善防尘喷雾、防噪密闭设施,让煤尘治理从“被动应对”转向“主动防控”,噪声治理从“达标排放”升级为“源头消减”。如今站区里绿意盎然、尘土不扬、噪声可控,职工作业环境显著改善,现场人员满意度同比提升30%。
当矿山与青山共舞,当煤电与绿色同行。环保治理的成果从来不是“一阵风”的突击,而是“久久为功”的沉淀。这种沉淀,是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,让“山更绿、水更清、景更美”的愿景照进现实。未来,煤电公司将持续深化绿色发展实践,以实际行动,为能源行业绿色转型贡献“煤电力量”。(郑薇)